温馨提示:整形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姓名:李若瑜
性别:女
医师级别:执业医师
执业类别:临床
执业证书编码:110110000008391
主要执业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执业范围:皮肤病与性病专业
美容主诊医师专业:美容皮肤科专业
李若瑜医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骨干教师。师从我国医师真菌学家王端礼教授,从事对致病真菌的分类鉴定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血清学方法研究了我国的致病性暗色真菌,取得了突出成绩。87年至92年间三次(共计20月)赴日本千叶大学真菌医学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研究,进一步对我国临床和自然环境中分离出的暗色真菌进行了致病性和生理生化及血清学特性研究。其间完成了两项自然基金课题(其中包括国际合作项目)。
归国后在本领域坚持不懈的对致病性暗色真菌进行深入研究,率先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成功地对新菌种进行了鉴定,同时扩展到对其它医学真菌,包括酵母菌、皮肤癣菌和丝状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进一步应用到真菌病的诊断和调节中,特别是对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确切诊断和抗真菌药物的实验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研究结果多次在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受到同行们的瞩目,使所在研究室的学术地位不断提高。建立了PCR技术对白念珠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和PCR-ELISA、PCR-RFLP技术对临床分离念珠菌的鉴定系统。
多年来开展对病原真菌的形态学特性研究并在国内较早将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应用于病原真菌的研究。对致病性暗色真菌的研究完成国际先进水平,发现了3种国际或国内首见的新致病菌,对自然环境与临床分离株进行了比较,深入探讨了其分子生物学特性。通过详细分析病原真菌rDNA复合体的基因结构,对其亲缘关系进行探讨,初步设计出5种常见致病性曲霉的引物并应用于曲霉的鉴定中取得成功。
在真菌感染发病机制方面,我们已进行对曲霉毒力因子及机体免疫防御机制的研究,现已成功建立侵袭性曲霉病的动物模型,率先克隆了烟曲霉的组氨酸激酶基因片段,并且通过小鼠肺曲霉病模型证明这一基因在感染动物体内的表达上调,是烟曲霉的毒力因素之一,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真菌病及各种感染性皮肤病的调节。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皮肤科学会 主任委员
中国微生物学会 常务理事
中国菌物学会 副理事长
亚太地区医学真菌学会 理事
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真菌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
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
中国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重症监护室侵袭性酵母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唑类药物敏感性的变迁
抗击COVID-19感染病原性真菌实验室生物防护建议(试行)
整形烧伤外科始于1968年,是北京市三甲医院中较早开展整形外科工作的医院之一,目前拥有美容整形门诊,创面调节中心,整形烧伤病房、门诊手术室等完整的专业设施体系和专业化团队。依......
直达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