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整形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姓名:王炜
性别:男
医师级别:执业医师
执业类别:临床
执业证书编码:110310000023066
主要执业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执业范围:外科专业
美容主诊医师专业:美容外科专业
王炜,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面瘫整形修复专业组组长。从事面瘫整形修复工作二十余年。面瘫修复工作师从我国面瘫修复重建先驱杨川教授和国际面瘫修复重建泰斗,世界显微修复重建外科协会主席Julia K. Terzis 教授。
临床工作和研究主要致力于面瘫的修复重建。建立了涵盖早、晚期修复、面肌联动以及外伤性面瘫的部、序列化、系统化调节体系。并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多项临床研究工作。
在国内早开展了开展了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重建早期面瘫的临床工作,建立了国内大的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病例资料库。在国际上提出了咬肌神经修复对面瘫后静态改良果的局限性,并藉此提出了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在早期面瘫修复中基于术前静态分级的综合性动态+静态重建修复策略。会同国内专家起草了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用于修复早期面瘫的专家共识。
此外,在国内率先开展多学科合作下角膜感觉缺失后的感觉重建手术。让原来只能保守调节,难以改变终失明的患者,有机会得以恢复光明。通过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和长期的临床随访确立了角膜知觉的规范流程和并发症处理方案,明确了角膜知觉重建术后的病程演变和护理方案。并通过临床诊疗建立了基于整复外科、眼科和耳鼻喉科三个学科的包含原发病诊断和角膜知觉重建调节的成熟的多学科诊疗体系和诊疗规范,建立了角膜知觉重建的院内调节规范。
不仅如此,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儿童面瘫的系统性手术调节,针对眼睑闭合不全的面瘫患者,积极开展眼睑闭合手术,以及眼睑闭合植入装置,并申请相关专利。和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开发了基于智能学习的面瘫患者评估系统和康复训练系统。
通过多年丰硕的临床成果积累和原创性的工作,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2017年受聘于国际面神经协会(Sir Charles Bells’Society)成为亚洲的主任委员。并多次受邀作为keynote speaker参加重量级的国际会议(WSRM2017, IFNS2022)。2022.3年作为主办方联合哈佛大学麻省眼耳医院联合主办了在线面瘫调节论坛。所带领的面瘫调节团队成为国内大的专业面瘫调节团队和国际先进的面瘫整形修复调节中心之一。目前和世界的面瘫调节中心,如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眼耳医院、美国德州西南医学中心、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附属病童医院等多个医疗中心都建立了互访的学术联系。多年的临床工作,他为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够给面瘫患者带来一点改良,一些希望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早期和晚期面瘫调节,面部整形(眼裂开大,鼻部整形,唇裂术后畸形的修复),乳房整形(乳头畸形和乳房缩小)
中华医学会 委员
Sir Charles Bell Society (SCBS) Board of directors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周围神经外科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委
获奖荣誉
2003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 美国整形外科教育基金会(PSEF)年度临床论文比赛一等奖2015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奖
研究工作获得院临+项目,院MDT项目,申康三年行动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项目,上海市卫计委,上海市科委等多项项目资助。近五年连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整形外科学”,住院医师培养,专科医师培养等重要整形外科教材。
2018年4月-2018年5月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整形外科 短期访问
2018年4月-2018年5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病童医院整形外科 短期访学
2015年2月-2015年3月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眼耳医院面瘫调节中心 短期访问
2006年6月-2007年7月美国东弗吉尼亚医学院整形外科显微外科中心 访问学者
1995年7月-至今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整复外科主任医师
博士上海交大医学院外科学
硕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外科学
本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成立于1961年6月,是我国整复外科和修复重建外科的发源地之一。学科创始人张涤生院士,是我国整复外科主要的创建者,显微外科的开拓者和颅......
直达医院>>